6月份销量仅60 台,别克 E4销量低迷的原因何在?
- 车险保障
- 2025-08-25
- 8635
别克 E4 作为一款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,2025 年 6 月仅售出 60 台的销量表现,暴露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系统性困境。其销量低迷的核心原因可从产品定位、市场竞争、品牌认知、技术配置四个维度深入剖析:

产品定位与消费需求的深层矛盾
设计语言与实用性的割裂
别克 E4 的溜背造型(车高仅 1580mm)虽强化运动感,却牺牲了头部空间和装载实用性。其后备箱常规容积仅 530L,远低于同价位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(600L)和特斯拉 Model Y(822L)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消费者对 SUV 的空间需求往往超越造型审美,而别克 E4 的轿跑化设计未能在运动与实用间找到平衡。
尺寸定位与实际体验的错位
尽管车身长度为 4818mm、轴距 2954mm,但其低矮车身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局促(实测约 850mm),远低于主流 SUV 的 950mm 标准。这种 “伪中大型” 定位,使得家庭用户更倾向选择空间更宽裕的插混 SUV 如吉利银河 L7(轴距 2785mm,后排头部空间 920mm)。
动力性能与续航的边际效应
单电机版 180kW 功率、530km 续航(CLTC)的数据看似达标,但实际高速电耗达 19.2kWh/100km,真实续航缩水至 380km 左右,显著落后于特斯拉 Model Y(高速电耗 16.5kWh/100km,真实续航 450km)。双电机版虽将续航提升至 620km,但 19.99 万元的售价已接近比亚迪唐 EV(20.98 万元起,续航 635km),性价比优势消失。
市场竞争的维度碾压
价格战中的被动应对
别克 E4 虽通过官方降价将起售价拉低至 12.99 万元,但这一策略反而暴露了品牌溢价的脆弱性。同期特斯拉 Model Y 通过免费车漆变相降价,以 26.35 万元起售仍实现 4.5 万辆月销,印证了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优先级高于单纯降价。更严峻的是,比亚迪宋 PLUS EV(15.98 万元起)凭借刀片电池和三电技术优势,在续航(605km)、充电速度(30 分钟充至 80%)等核心指标上压制别克 E4。
技术代差的降维打击
别克 E4 基于奥特能平台的 400V 架构,快充功率仅 140kW,而竞品如小鹏 G6(800V 平台,快充功率 280kW)可实现 10 分钟补能 300km。在智能化领域,别克 E4 的 eConnect 智联系统仅支持基础导航和语音控制,缺乏高阶智驾功能,而问界 M8(35.98 万元起)已标配城市 NOA 和华为 ADS 2.0。这种技术代差使得别克 E4 在年轻科技用户群体中毫无竞争力。
细分市场的精准打击
当比亚迪通过宋 PLUS EV(家用纯电)、宋 PLUS DM-i(插混)、元 PLUS(入门纯电)形成价格矩阵时,别克 E4 的 12.99 万 - 19.99 万元价格带恰好与自家燃油车昂科威 Plus(18.99 万元起)产生重叠,导致内部用户分流。而特斯拉 Model Y 则通过 “降价不降配” 策略,将目标客群从高端市场下探至主流市场,进一步挤压合资品牌生存空间。
品牌认知与营销策略的双重失效
传统品牌的新能源认知困境
消费者对别克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 “油车时代”,其新能源车型的技术背书(如奥特能平台)未能有效传递。搜索指数显示,别克 E4 的网络关注度仅为比亚迪宋 PLUS 的 1/8,且负面评价中 “油改电”“续航虚标” 等标签占比高达 37%。相比之下,问界 M8 通过华为生态赋能,上市三个月即实现 2.1 万辆月销,印证了品牌年轻化的重要性。
营销资源的错配与低效
别克 E4 的宣传集中在传统媒体和 4S 店,缺乏社交媒体互动和用户共创活动。例如,其上市发布会未设置线上直播,而同期上市的零跑 B10 通过抖音挑战赛吸引用户参与。更致命的是,别克未能利用奥特能平台的技术优势进行差异化传播,反而陷入 “降价换量” 的恶性循环。
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的结构性矛盾
纯电路线的阶段性瓶颈
2025 年中国纯电车型市场渗透率虽达 38%,但 80% 的销量集中在 10 万元以下(如五菱宏光 MINI EV)和 30 万元以上(如特斯拉 Model Y)市场。别克 E4 所处的 15-20 万元区间成为插混车型的主战场,比亚迪宋 PLUS DM-i(15.98 万元起)以 “可油可电” 特性占据该细分市场 62% 的份额。
技术迭代的窗口期错失
当国产车企已大规模应用 800V 平台、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时,别克 E4 仍采用 400V 架构,其快充速度(30 分钟充至 80%)与 2023 年上市的比亚迪海豹(25 分钟充至 80%)相比毫无进步。更严重的是,其搭载的 65kWh 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季续航衰减达 35%,显著高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 25% 衰减率。
政策与基础设施的制约
尽管别克 E4 符合绿牌政策,但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充电网络覆盖率不足特斯拉超充网络的 1/3。以广东省为例,2025 年充电桩密度为 8.2 个 / 平方公里,而特斯拉超充站已覆盖全省 95% 的高速服务区,续航焦虑成为阻碍销量的关键因素。
破局路径的现实挑战
产品定位的重新校准
需放弃轿跑化执念,推出常规 SUV 版本,将车高提升至 1650mm 以上,后排头部空间优化至 900mm,并将后备箱容积扩大至 650L(常规)/1500L(扩展),以对标比亚迪唐 EV(后备箱容积 940L/1650L)。
技术配置的代际跨越
加快 800V 平台和高阶智驾系统的落地,至少标配城市 NOA 和激光雷达,同时将快充功率提升至 200kW 以上。参考极氪 007GT(20.29 万元起,支持 280kW 超充),通过技术优势重塑产品竞争力。
品牌营销的彻底革新
构建独立新能源子品牌,采用直营模式强化用户体验,并通过跨界合作(如与大疆联合开发智驾系统)重塑年轻科技形象。同时,将营销资源向短视频平台倾斜,开展 “续航实测挑战”“车主共创改装” 等活动。
写在最后:
别克 E4 的销量困境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 “船大难掉头” 的缩影。其产品力、品牌力、渠道力均未能适应中国市场的快速迭代,在插混车型的挤压和新势力的降维打击下,陷入 “价格越低、品牌越弱” 的恶性循环。若要破局,别克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构产品矩阵、革新技术路线,并彻底摒弃燃油车时代的思维定式,否则在 2025 年新能源市场的淘汰赛中,E4 的悲剧或将持续上演。
- 随机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评文章
- 尺寸加长+华为最新技术 全新岚图知音工信部申报图发布
- 宝马再推收藏级限量车型,纯手工高定全球限量发售70台
- 新款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谍照 后扰流板很夸张
- 全新一代昂科拉GX 20T:不负年轻,以实力诠释“新锐座驾”
- 售价13.49万-17.99万 2025款捷途山海T1上市
- 捷达VS8申报图曝光 延续家族式设计/搭载1.4T动力
- 运动化公路取向 外观全面升级 福特F-150 Lobo无伪装谍照
- 吉利银河A7申报图 最新设计语言/搭载雷神EM-i超级电混技术